金陵图

点击文中汉字,查看汉语意思 | 微信公众号:小学生古诗文诵读

  • jīn
  • línɡ
  •   
  • tánɡ
  •   
  • wéi
  • zhuānɡ
  • shuí
  • wèi
  • shānɡ
  • xīn
  • huà
  • chénɡ
  •  ,
  • huà
  • rén
  • xīn
  • zhú
  • shì
  • rén
  • qínɡ
  •  
  • jūn
  • kàn
  • liù
  • nán
  • cháo
  • shì
  •  ,
  • lǎo
  • hán
  • yún
  • mǎn
  • ɡù
  • chénɡ
  •  

译文

    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
    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
    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
    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注释

    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及江宁等地,为六朝故都。
    逐:随,跟随。《玉篇》:“逐,从也。”这里可作迎合解。
    老木:枯老的树木。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画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他画的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事,因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这位画家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写出它的凄凉衰败。他在画面绘出许多老木寒云,绘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产生伤感的古城。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组画。
    比韦庄略早些时的诗人高蟾写过一首《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一片伤心”,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韦庄显然是读过高蟾这首《金陵晚望》的。当他看了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高蟾“一片伤心画不成”的诗句,似乎又从记忆中浮现。“真个是画不成么?”你看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伤心”画出来了吗!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好象针对高蟾反驳道: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升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
    诗人在否定了“伤心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了一个出色的例证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南朝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后向敌人投降而结束了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
    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一个感叹“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个反驳说,现在不是画出来了么!其实,二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韦庄 唐代诗人

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

  • 宿
  • jiàn
  • jiāng
  •   
  • táng
  •  
  • mèng
  • hào
  • rán
  • zhōu
  • yān
  • zhǔ
  •  
  • chóu
  • xīn
  •  
  • kuàng
  • tiān
  • shù
  •  
  • jiāng
  • qīng
  • yuè
  • jìn
  • rén
  •  

点击学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知识点归纳

  • chóu
  • chénɡ
  • jìn
  • qiū
  • shì
  • jiàn
  • zènɡ
  •   
  • tánɡ
  •   
  • hán
  • hóng
  • cháng
  • diàn
  • yínɡ
  • fēnɡ
  • zǎo
  •  ,
  • kōnɡ
  • chénɡ
  • dàn
  • yuè
  • huá
  •  
  • xīnɡ
  • qiū
  • yàn
  •  ,
  • zhēn
  • chǔ
  • qiān
  • jiā
  •  
  • jié
  • hòu
  • kàn
  • yīnɡ
  • wǎn
  •  ,
  • xīn
  • shē
  •  
  • xiànɡ
  • lái
  • yín
  • xiù
  •  ,
  • jué
  • mínɡ
  •  
  • ɡé
  •   
  • tánɡ
  •   
  • suì
  • yīn
  • yánɡ
  • cuī
  • duǎn
  • jǐnɡ
  •  ,
  • tiān
  • shuānɡ
  • xuě
  • hán
  • xiāo
  •  
  • ɡènɡ
  • ɡǔ
  • jiǎo
  • shēnɡ
  • bēi
  • zhuànɡ
  •  ,
  • sān
  • xiá
  • xīnɡ
  • yǐnɡ
  • dònɡ
  • yáo
  •  
  • jiā
  • wén
  • zhàn
  •  ,
  • ɡē
  • shù
  • chù
  • qiáo
  •  
  • lónɡ
  • yuè
  • zhōnɡ
  • huánɡ
  •  ,
  • rén
  • shì
  • yīn
  • shū
  • màn
  • liáo
  •  
  • líng
  • lánɡ
  • zhōnɡ
  •   
  • tánɡ
  •   
  • shānɡ
  • yǐn
  • sōnɡ
  • yún
  • qín
  • shù
  • jiǔ
  •  ,
  • shuānɡ
  • tiáo
  • tiáo
  • zhǐ
  • shū
  •  
  • xiū
  • wèn
  • liánɡ
  • yuán
  • jiù
  • bīn
  •  ,
  • mào
  • línɡ
  • qiū
  • bìnɡ
  • xiàng
  •  
  • xún
  • yǐn
  • zhě
  •   
  • táng
  •  
  • jiǎ
  • dǎo
  • sōng
  • xià
  • wèn
  • tóng
  •  
  • yán
  • shī
  • cǎi
  • yào
  •  
  • zhǐ
  • zài
  • shān
  • zhōng
  •  
  • yún
  • shēn
  • zhī
  • chù
  •  
作者:
百家姓 白居易 班固 鲍照 北朝民歌 蔡伸 曹操 曹丕 曹勋 曹植 曹组 曾觌 岑参 常建 晁补之 陈东甫 程垓 陈亮 陈陶 陈与义 陈子昂 崔颢 崔曙 崔涂 戴复古 戴叔伦 杜甫 杜牧 杜秋娘 杜审言 杜荀鹤 范成大 房舜卿 方岳 范仲淹 冯延巳 高鼎 高适 龚自珍 归有光 顾况 顾夐 韩翃 韩疁 韩偓 韩愈 韩元吉 韩缜 贺知章 贺铸 侯蒙 皇甫冉 皇甫松 黄公绍 黄机 黄裳 黄升 黄庭坚 黄孝迈 胡令能 贾岛 蒋捷 姜夔 蒋氏女 皎然 贾谊 金昌绪 纪昀 孔子 寇准 李白 李重元 郦道元 李端 列子 李好古 李贺 李璟 李隆基 李密 林逋 林升 李频 李颀 李峤 李清照 李商隐 李绅 李斯 刘长卿 刘辰翁 刘方平 刘过 刘克庄 刘昚虚 刘义庆 柳永 刘禹锡 刘桢 柳中庸 柳宗元 李珣 李益 李煜 李元膺 李之仪 卢炳 卢纶 骆宾王 罗隐 陆游 卢祖皋 吕本中 吕不韦 马戴 毛滂 毛诗 马致远 孟浩然 孟郊 孟子 纳兰性德 牛峤 牛希济 欧阳修 潘阆 裴迪 蒲松龄 钱起 秦观 秦韬玉 秋瑾 丘为 权德舆 屈原 沈佺期 史达祖 诗经 石孝友 时彦 司空曙 司马光 司马迁 宋濂 宋祁 宋之问 宋自逊 孙光宪 苏轼 苏洵 唐婉 谭嗣同 陶渊明 王安国 王安石 王勃 王昌龄 王观 王翰 王建 王冕 王磐 王雱 王清惠 王实甫 王湾 王维 王羲之 王炎 王应麟 王禹偁 汪藻 王之涣 万俟咏 魏学洢 韦应物 魏征 韦庄 翁卷 文及翁 文天祥 温庭筠 吴均 吴潜 吴文英 向子諲 小古文 萧统 夏完淳 西鄙人 谢逸 辛弃疾 徐昌图 薛逢 薛昭蕴 许浑 荀子 杨万里 杨无咎 晏几道 严仁 严蕊 晏殊 姚鼐 叶梦得 叶清臣 叶绍翁 佚名 元结 袁枚 袁去华 元稹 岳飞 乐府诗集 俞国宝 于谦 曾几 礼记 张泌 张昪 张祜 张继 张籍 张九龄 张耒 张抡 张乔 张若虚 张舜民 战国策 张先 张孝祥 张旭 张炎 张养浩 张元干 张志和 赵佶 赵师秀 赵长卿 郑畋 郑燮 钟嵘 仲殊 周邦彦 周敦颐 周兴嗣 周紫芝 庄子 朱敦儒 朱服 诸葛亮 朱庆馀 朱淑真 朱熹 左丘明 左传 祖咏
展开

让金钱为有意义的事出一份力:立即捐助 >>

韦庄 唐代诗人
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
共发表 8 篇

作者诗文

阅读更多内容,狠戳这里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小学生古诗文诵读

锐智精品

捐助本站